福建謀求生態“高顏值”與經濟“高素質”

資料圖:福建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被打造為一座綠色的生態海灣新城,一個“面朝大海、春暖花開”的宜居新城。 陳茂榕 攝

(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)福建謀求生態“高顏值”與經濟“高素質”

中新社福州1月7日電 題:福建謀求生態“高顏值”與經濟“高素質”

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台中菜梯維修

在福建西部山區的長汀縣三洲鎮戴坊村,56歲的斷臂治荒人蘭林金在他租賃的山場上忙碌著。“政府支持治理水土流失、生態建設,我有決心,不隻是讓荒山綠起來,還要讓口袋鼓起來。”失去雙臂的蘭林金在昔日的“不毛之地”紅旗嶺種上瞭油茶、毛竹等,使荒山變綠地。

水土流失治理的“綠色奇跡”

長汀縣曾是中國南方紅壤地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,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“山光、水濁、田瘦、人窮”。經過幾十年植樹造林、治理水土流失的持續努力,光禿禿的“火焰山”陸續變為綠滿山、果飄香的“花果山”,長汀也實現荒山到綠洲再到生態傢園的轉變,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個“綠色奇跡”。

多年來,福建率先推進“生態省”建設。據福建省發改委總規劃師林向東介紹,目前,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.95%,保持全國首位;水、大氣、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優,全國領先;能源資源消耗、污染物排放強度保持全國先進水平。

綠色生態優勢吸引更多境內外資本投向福建。歲末年初之際,投資154億元(人民幣,下同)的“泉州芯谷”南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、投資28億元的中國移動數字化服務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建,助推福建進一步綠色發展。
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菜梯價格

好生態帶來好發展。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鎮黃村茶農黃正華感嘆道:“生態好瞭,茶的品質提高瞭,茶農的收入因此增加。保護好綠水青山,綠水青山一定能成為我們的金山銀山。”

“不砍樹也致富。”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如是說。

2001年,武平縣把集體山林分到戶,展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。如今,這個“中國林改第一縣”的官方統計數字註解瞭“林改”的成效:生態更美瞭,森林覆蓋率達79.7%,空氣質量居福建前列;林農變富瞭,農民人均林業純收入3500多元,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提高到四分之一;綜合實力更強瞭,躋身“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”。

“綠色”成為最亮的發展底色

自2016年成為中國首個國傢生態文明試驗區後,福建展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,國傢公園體制試點、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試點等重大改革任務率先破局,加速綠色轉型。

由省委書記、省長與各地黨政“一把手”簽訂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狀,落實生態保護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;取消34個縣市的GDP考核,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考評方式,福建讓考核指揮棒“綠”起來。

據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羅志沙介紹,法院在專門化審判、環境修復、公益訴訟、海洋保護等多方面先行先試,完善生態司法保護機制,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生態司法機構全覆蓋,形成瞭生態司法保護的“福建樣本”。

福建推進環境權益交易,成為中國唯一同時建設碳排放權、排污權、用能權交易市場的省份;大力發展林下經濟、生態旅遊、林產品精深加工等綠色產業,帶動農民脫貧致富;建立森林、流域、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補償機制,將補償資金投入到欠發達地區和生態保護地區,使綠水青山的守護者享受更多生態紅利。

福建省委書記、省長於偉國在多個場合強調,要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“高顏值”和經濟發展的“高素質”,絕不能因為單純追求速度而走回到拼資源、拼投入、拼規模的粗放型增長的老路子。

國傢統計局日前發佈的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顯示,福建綠色發展指數高居全國第二。“綠色”成為福建最亮的發展底色,“生態”成為福建最大的發展優勢。(完)



本文來源:電梯保養推薦中國新聞網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arrow
arrow

    fy29pPn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